隨著互聯網+的不斷深入,而使得互聯網與教育的結合讓更多的孩子受到了很多的影響,不僅有好的影響,今天通和科技就來說一說哪些不好的影響。
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更迭,教育市場的大浪淘沙,當前的互聯網教育已經進入了2.0時代,包括AR/VR、大數據、自適應個性化學習方案等在內新技術不斷被引入,也為互聯網教育帶來了更多想象空間。在資本助力下,去年一年互聯網教育迎來爆發式增長,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呈幾何級增加,與此同時,一些問題也相應暴露。
師資缺乏規范是當前互聯網教育面臨的最大短板。當前,我國的互聯網教育獨立于公立教育之外,屬于民辦教育范疇,目前對于民辦教師的師資考核國家尚未出臺統一標準,行業準入門檻低、缺乏有效監管,導致行業從業者素質良莠不齊。特別是一些互聯網教育機構在資本助力下爆發式增長,面對投資者盈利需求和用戶使用需求的雙重壓力,很容易放松對師資的要求,引入一些沒有教學經驗的教師。
日前,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,對202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87.2%的受訪者接受過在線教育。54.1%的受訪者認為在線教育平臺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學水平參差不齊。50.4%的受訪者期待加強在線教育平臺教師資格篩選和能力評估。
調查中,54.1%的受訪者指出在線教育平臺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學水平參差不齊;53.1%的受訪者指出當前在線教育行業存在惡性競爭,虛假宣傳的問題;52.0%的受訪者直言在線教育課程收費標準不透明。其他問題還有在線教育機構審查標準不一(45.3%),課程版權保護缺失(25.8%),缺少維權渠道(19.9%)等。
誠然,互聯網教育借助新的技術手段讓教育變得更加方便快捷,更多元化,但作為教育的一種形式,教育理念、教育內容和方法本質等是沒有變的,既要有互聯網思維,但本質上還是教育,只有尊重教育的規律才能真正擁有未來。